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逝世后,由于他生前有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”的遗言,台湾许多民众团体发起募捐为其塑像。雕塑家陈一凡为于右任铜像进行了设计和雕塑,且尽义务,不收分文。因玉山主峰的高度为3997米,陈一凡为满足人们希望玉山主峰能达到4000米的愿望,他将于右任半身铜像连同基座设计为3米高,这样就使它人为地进入到4000米高山的行列。
陈一凡设计和雕塑的铜像完成后,施工却遇到了难题。30多年前,登玉山的索道尚未修筑,登山的石阶有些地段也未凿建,连登山运动员也视为畏途,何况要把上千公斤的建筑材料搬上山顶,真是“难于上青天”。
幸好,施工单位的谢先生物色到两位高山族的山胞,他们叫伍胜美、全桂林。当他们听说这次任务很特殊,并不是当导游,而是要在玉山顶峰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建造一座半身铜像时,他俩二话没说,就揽下了这个日工资80元新台币的苦力活。
当年登山的路径,有好几处都要通过木制栈道,栈道年久失修,铺的木板有朽毁,加上负载过重,山风又强劲,人走在上面,双手必须攀附山壁保持平衡,若一不小心,跌下去就粉身碎骨了。
1967年8月7日,于右任铜像举行了落成典礼。蒋经国原想赴玉山顶峰向铜像致敬,后因健康原因不能成行,改在离玉山较近的嘉义市举行揭幕典礼(用一个复制品代替)。他还亲自向伍胜美、全桂林握手致谢。
30年来,于右任铜像已成为登玉山者的坐标,在铜像面前留影,为登山者作证,是他们美好回忆的一部分。矗立在台湾第一高峰的于右任铜像,也是台湾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一种象征。
可是,1995年11月初,于右任铜像却被人偷偷锯坏,铜像头部被扔至顶峰下方50米处的坑洼地里。那天由登山者发现后,立即电告玉山管理局,经该局调查后研判:铜像被毁时间约在1995年11月1日下午至2日上午之间,应是数人集体所为。因头部距地面有3米高,没有数人合力是难以将头部锯断的,何况还要有人在远处“望风”。
“风生于地,起于青苹之末。”早在几年前,某些分裂分子就提出要拆除于右任铜像,认为它是一种“政治图腾”。当这种论调遭到驳斥后,他们就采取了如此卑劣的手法。
尽管一代爱国志士的铜像一时被毁,然而他的那一首传诵海内外、令人怆然涕下的《望大陆》悲歌,却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千古绝唱:“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陆;大陆不可见兮,只有痛哭!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故乡;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!天苍苍,野茫茫;山之上,国有殇!”
(摘自《于右任传》,许有成、徐晓彬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。)